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困境和出路
浏览次数:1316685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7 14:45:2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团委 袁彦鹏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三等奖)
         
  大学生公益服务如果从团中央发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算起,已走过近20个年头,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公益服务的主力军在提供绿色环保、大型赛会、社区服务等公益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道德认知和动手能力,还为社会管理创新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取得成绩的同时,由于社会管理水平制约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大学生公益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破解大学生公益服务难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 当前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困境
  (一)人员的延续性差
  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平时相对时间较多,在帮学助困、社区服务、大型赛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兴趣和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相对还不成熟,兴趣呈现“覆盖广、转移快”等特点,特别是以大一学生在公益服务中浅尝辄止,人员流动较快;再就是大学生更愿意把志愿服务组织当成是一个社团,有经验的志愿者进入高年级后,由于学业增多或就业压力等原因,退出志愿者组织,而新招募的志愿者对活动的运作不熟悉,造成工作上的断续;即使是正常的活动组织,很多志愿者由于专业实习、返乡等原因,每年寒暑假同样不能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造成活动的断档。这三方面的原因,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难题,一方面是公益的刚性需求,一方面是公益服务的供给不足,是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基本难题。
  (二)资源获取不足
  志愿者无论是开展公益活动还是志愿者培训都需要大量的经费,特别是当不可抗拒力产生的人生伤害和财产损失后,保障志愿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所需的费用等等,都产生大量的资金缺口。志愿失灵理论认为志愿组织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志愿组织所需的开支与志愿组织能募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萨拉蒙等人称之为“慈善不足”。实际上据调查,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资金不足是目前我国志愿组织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学校对团委的学生活动方案经费是高校大学生公益服务体系运作的主要来源,部分依靠拉社会赞助、组织自筹和个人捐款。由于学生活动经费本来有限,而社会赞助等其他来源都是暂时的且数额不大,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工作开展公益活动的需要。再加上大学生公益活动大多局限在校内或者社区,无法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公益组织负责人缺乏同学校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其他兄弟公益组织、新闻媒体、政府及企业的有效沟通,很难获得他们的充分信任,社会支持系统相当脆弱。
  (三)行政化现象严重
  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公益服务只是大学团委的一项工作,大学生公益服务组织的受到传统科层制行政组织模式的影响,官僚化倾向严重,公益活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公益组织的管理和经费问题,但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行政主导力量过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益服务的发展,这类形式的公益模式产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很微弱的,很难真正调动大学生内在的服务热情和奉献精神。志愿者在公益服务过程中更像是完成某个“上级”指派的任务,并非出于志愿者内在需要和切实的公益需要,混淆了志愿服务和学校任务的区别。其后果是扼杀学生公益服务精神,贬低志愿服务的价值,打击大学生自觉参与的热情,形式主义地推进公益服务组织建设,很多志愿者在参加过一两次活动后,找不到活动的心理认同,很快地脱离了组织。这种倾向也导致大学生公益组织产生资源依赖,无法很好地从社会获得有效支持。
  (四)公益服务的内容单薄
  当前不少公益活动还停留在单一的活动层面:社区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环保卫生、校内公益及为大型活动提供宣传、向导、生活服务等方面,这些服务仍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动员机制,活动仍然具有断续性、暂时性、应急性的特点,活动的重复现象严重。体力劳动和经验性的服务远多于知识和技能含量高的专业性服务,这并不符合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既利己又利他”的公益宗旨,特别是长期反复做,容易产生程式化倾向,参与的志愿者们活动热情呈边际递减趋势,甚至到最后无人参与的局面。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史柏年教授认为:过去那种上街擦栏杆为街坊修自行车等纯粹体力型非专业志愿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激发志愿者的参与兴趣,而专业志愿服务越来越受青年青睐。而另一方面,很多公益活动受行政化等因素的影响,活动开展为行动而行动,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宣传,活动组织比较粗糙,很难调动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再加上有些合作方对志愿者认知偏差,把他们当成“苦劳力”,志愿者们对此类活动很难“说爱”。
  二、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内涵及其形成条件
  大学生公益服务依靠传统的老路,逐渐走向困境:一方面是大学生公益组织吸引力降低,大学生“舍近求远”参加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组织吸纳资源能力差,好的服务项目难以有效合作;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公益的平民化进程,调动了社会成员参与公益的热情,许多社会成员和组织都希望参与到公益中去,带来大量公益资源的“堵塞”。同时社会对公益需求也逐渐多元化,这种信息资源的不对称,要求大学生公益服务必须打破藩篱走向社会,逐渐形成普通公民、名人、新闻媒体、公益组织、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益机制。实际上,实现公益的价值最大化,也只有社会化参与才能实现。王弘、邓清华两位学者也认为“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步成熟,社会化的组织方式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的内涵
  当前大学生公益组织同校外的合作,主要以一次性赞助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能算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这种模式无法为大学生公益组织带来稳定的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公益的现实需求,无法弥补其短板。因此,大学生公益组织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和持续性,必须走向组织化。至少基于四方面的动因:一是通过组织与协作,创造一种包括个人的能力在内但又不等于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的集体的效能;二是有效地集成各类公益资源,寻求公益参与者与公益资源的恰当方式;三是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公益的特定需求;四是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使公益活动的收益最大化。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理应成为解决大学生公益难题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是在微公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公益民主化的浪潮下,为解决大学生公益困境,实现公益价值的最大化,借助新媒体平台而建立起的以大学生为主导,社会其他组织(个体)广泛参与的稳定组织形态的总称。这种组织形态能够将政府、企业、大学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优化,这种组织一般采用委员会或董事会制度,保证各方能够民主平等地参与其中。通过合理的利益机制和优化的组织制度,既保证了大学生公益所需的稳定的资源来源;通过社会化的成员招募也避免了大学生因假期而留下的公益空档;通过广泛的社会化参与,能够更好地发掘工艺需求,提高公益活动的针对性;利用新媒体手段,优化了公益项目的宣传,也弥补了传统公益透明公开机制不足的缺憾。传统的大学生公益组织比较封闭,同外界的接触是偶然性的,低层次的(如图1.1);大学生公益组织化阶段以后,二者的组织边界变得模糊,通过物质、信息的交流实现了公益的优化。大学生同传统公益组织对比关系图如下:
        
  图1.1传统大学生公益图 1.2大学生公益的组织化阶段
  (二)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的形成条件
  1. 微公益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深入,网络伦理也深刻改变着传统公益生态,那种强调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的公益形式,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普通人成为了公益主体,特别是借助以微博为主的SNS媒体,这种公益形式被迅速放大,成为公益慈善的强音。微公益这一新词正是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特别是2011年,“免费午餐”、“大爱清尘”、“衣加衣”、“给孩子加个菜”等民间公益力量的崛起,甚至被成为“微公益”元年,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微博来发布公益知识、公益求助、公益宣传、公益活动等等。据统计,2013年微博用户已经突破5亿,这意味着没3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使用微博,将极大的改变公益模式,新浪甚至专门在微博上成立了微公益平台。事实上,传统公益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机构纷纷上网,为公民参与公益提供网络渠道,如因“郭美美事件”广受诟病的中国红十字会2012承诺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捐赠平台。微公益开创了普通公民、名人、媒体、企业、政府、公益组织多重参与的公益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任何人都不能绕不开新媒体去参与公益。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正是借助新媒体才使得它能够同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公益绩效。
  2. 民间公益
  2008年“汶川”大地震惨烈的灾难,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也成为公益事业的“分水岭”,民间公益异军突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公益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使得民间公益发展更为迅速。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0月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47万家。而那些没有“户口”的民间公益组织更多。在因“郭美美事件”和“宋基会”等事件影响的官方公益收到广泛质疑的背景下,民间公益获得了信任上的合法性。2013年“雅安”地震首日,中国红十会首日接受善款14万相比,壹基金截经确认的救灾捐款已超1000万元,民间公益获得了广泛认可。另外随着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愈加宽松,特别是今年政府将在2013年12月底前民政部会同法制办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行政法规修订工作,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民间公益组织将会迎来一个井喷发展的时代。尽管民间公益仍存在身份问题、筹资问题、管理问题等瓶颈,但是民间公益的表现,预示着公益回归民间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民间公益的兴起为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资源,也为大学生公益组织的正名提供良好的契机。
  3. 青年公益
  青年群体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富于创造力,怀揣社会理想,追求自主性和生活化和高度的自我实现,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青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社会公益,自觉践行社会公益责任。他们通过通过“微公益”等基于互联网的公益形式传递正能量,通过组织大学校园公益社团贡献力量。近几年从事志愿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逐渐增多,其主要由在校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志愿者为主。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在册的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3392万人,在北京,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数的比例接近10%。青年公益以其创新能力强,庞大的参与群体,预示着大学生公益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的特点
  (一)柔性的组织模式
  在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内部和组织边界,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存在一个混沌边缘即处于秩序和混沌之间的一个区域。在此区域内,存在有效复杂性(effectivecomplexity)。换句话说,混沌边缘是一个生命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使自己名副其实为生命的地方。组织的整体具有部分此前不具有的行为或功能,这种系统特性称为涌现性。当组织处于混沌的边缘时,适应性主体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而产生相互干扰,必然导致涌现性的出现,最活跃的地方是混沌边缘,具有有界不稳定性。这意味着通过复杂适应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活力,普通公民、名人、新闻媒体、公益组织、企业、政府多重主体,多类资源交流整合,有利于公益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更大范围的集成。
  (二)服务的专业化
  传统的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独立性自主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尚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不利于大学生公益服务的科学管理与规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内在活力的发挥,不利于公益服务的长远发展。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通过制度的刚性对公益活动的各项活动都有明确说明,使得公益服务更加专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益活动项目的品牌化。通过对公益需求方的精确分析以及结合志愿者自身的优势,最终确定服务项目,通过持续的、长期的开展项目化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品牌,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公信度,专业化形象的塑造效果直接决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顺利程度深入程度以及志愿精神准确的表达和传承;二是组织制度的专业化。包括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制度、优化志愿者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等内容,保证公益活动无论策划、协调、实施都能够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和效能。
  (三)资源的整合性
  正如郑朝静所言,志愿行动在其本质上是整合民间资源、调动民间力量来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实际上是一个统合各方资源的公益平台。可将各方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比如资金筹措,一方面要争取党政部门为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提供政策保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化的原则,以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来实现青年志愿资金的筹措,争取社会资源继续通过包括市场化手段在内的多种方式,争取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可将政府的政策、资源优势,企业的运营优势、大学的人力和智慧优势、媒体和名人的宣传推广优势集合起来,不断提升公益的有效性。
  (四)新媒体的广泛应用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发起的背景是新媒体的兴起,正是由于新媒体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把公众的公益理想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有效的激发了企业等相关组织和个体的公益责任。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一般都采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他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建立起、公益组织间、公益组织与志愿者、公益组织与需求方、公益组织与政府、公益组织与媒体等一系列的网络体系,能够有效的沟通公益需求,建立从活动策划到活动组织,再到活动总结全过程公开的公益形式互动。例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青协发起成立的随手公益宁波公益组织就建立起高度的微博运营体系,从通过随手公益基金下辖的地方站获得公益需求,到组织宁波本地的募集点进行捐赠,再到组织社会爱心顺风车运送爱心物资,最后到物资的发放总结,全程微博直播,通过几次公益活动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的价值
  (一)促进大学生服务性学习
  服务性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公益服务的专业化要求恰恰具备这种属性,它可以将学生的专业成长和需求方的需求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平等互惠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大学生既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够对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出合理的安排,使其既符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影响自身对科学理论知识及其营养的合理摄取。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统一。
  (二)提升校地合作层次
  大学要想取得生存的合法性,就必须为其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精髓,社会化公益强调从社会上获得公益所需的资源,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校地合作形式,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就是其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尝试把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着重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志愿服务让用人单位了解志愿者聘用大学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更何况通过公益服务可以为高校获得良好的口碑,通过社会关系资本的不断扩大,大学所获得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校地合作的有效性也会越高。
  (三)有利于公益价值的彰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单位制社会的瓦解,单位制社会所提供的保障也随之瘫痪、传统道德观念的变化(社会化养老等)。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无法满足社会对集体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的需求,不仅是对道德的呼唤与重建,重要的是它广泛调动了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从而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同“道德认同是指公民对社会道德信仰体系”规范要求的善的肯定,及其自觉践履的现实取向。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最大的利益就是公益价值最大化,通过规范的服务体系,每个参与社会化公益的个体都受到制度化的规约,这将更有利于公益价值的彰显。
  (四)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
  现代公民社会一般是指构建在国、市场和家庭关系之间的社会领域,特别是指国家权力和市场领域之外的社会自治组织系统以及社会运动,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及其相关的价值和文化模式的发育。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向现代的公民素质教育转化,不仅需要内容的转变,而且需要形式和途径的创新,公益服务的繁荣,为中国公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公民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的深入人心。社会化公益,特别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微公益,以信息最大公开和每个人都能参与的方式,不仅成为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一个拐点,还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改变着社会生态。强调个体创造社会价值和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微公益,被称为是走向公民社会的一种尝试。
  (五)创新道德实践形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出现以其与生俱来的无偿的无私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以其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姿态向世人展现了其无穷的发展潜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提升了个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行动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理论为支撑,注重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道德行为,内化道德意识。他们在公益服务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够亲身体验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更直观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去辨别,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形成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并逐步形成较为一贯的倾向和稳定的特征,社会道德也将更加整合与完善。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Copyright © 2015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