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研究
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浏览次数:1306567  作者:宁波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4/3/6 15:38:01
  
奉化中学团委
(此文获2013年度宁波市共青团调研奖三等奖)
         
  【摘要】采用抽样问卷调研法,以奉化市479名高中生为样本进行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1)男生得到父亲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同时也受到父亲更多的惩罚,得到父亲的过度保护少;(2)男生得到了母亲更多的情感温暖,也遭受较多的否认,被母亲过多的干涉或保护;(3)幸福感高体验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表现出情感温暖与理解,而幸福感低体验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表现出更多的是严厉与惩罚、拒绝与否认类似负面的教养方式。而且,性别的交叉影响效应显着,即男生更容易受母亲教育方式影响,而女生则更易受父亲教育方式影响;(4)我们提出家长应采取情感上的鼓励行为等七条措施建议,以期加强亲子关系建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幸福体验。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幸福感;对策建议
        
  1 调查背景与目的
  根据文献,学生感受幸福的的来源有三个:家庭、同伴和学校,而家庭则是他们最早、最直接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影响了孩子的幸福体验。
  其中,父母养育方式是家庭环境中对青少年幸福感体验影响最大且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所谓父母养育方式,即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文献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过度保护型和偏爱型。故而,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的幸福感体验两个变量究竟有何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量化两者间的密切程度,并寻求对策,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促进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调查设计
  2.1研究对象
  调研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奉化市490名高中生。其中,实验班110人,普通理科班369人,男生284 人,女生195人。调研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最后实得有效问卷479份。
  2.2研究工具
  测量工具是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幸福感量表(GWBS)。
  2.2.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该量表分为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量表。其中,父亲教养方式中包含六个小因素(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与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中包含五个小因素(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母亲拒绝与否认,母亲惩罚与严厉,母亲偏爱被试)。
  2.2.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是专门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评分越高,被试的幸福感越强。
  2.3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集体测验的方式进行施测,用统一指导语,所得数据由SPSS13.0进行因素统计与分析。
        
  3 调查结果
  3.1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11个因子上的平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比较结果见表1与表2。
         
  表1 父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在不同性别上的T检验略
  由表1发现,男生得到父亲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同时受到了父亲更多的惩罚,得到的父亲的过度保护更少。在其他两个因子上,女生和男生无显着差异。
  表2 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在不同性别上的T检验略
  由表2发现,男生得到了母亲更多的情感温暖,同时也遭受较多的否认与拒绝,被母亲过多的干涉或保护。在其他两个因子上,女生和男生无显着差异。
  3.2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从得分看,男生的幸福感指数(45.43±2.15)与女生(44.21±3.77)无显着性差异(t=0.17,p=0.72>0.05)。
  3.3 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结果见表3-表6。
  表3 父亲教养方式和男生幸福感的相关系数略
  从表3看,父亲越表示情感上的温暖、越少对其严厉、越不过分干涉其私事、越承认孩子的个人价值、越过度保护孩子,男生的幸福体验越强烈。
        
  表4 母亲教养方式和男生幸福感的相关系数略
  从表4看,母亲越是表示出情感上的关心,越少干涉个人、越是支持孩子的做法,男生的个人幸福感体验越强烈。
        
  表5 父亲教养方式和女生幸福感的相关系数略
  从表5看,父亲越是对女儿情感冷淡,惩罚强度大、偏爱程度小、拒绝否认,女生的幸福感体验越弱。
        
  表6 母亲教养方式和女生幸福感的相关系数略
  从表6看,母亲体现出较多的情感关怀并承认女儿的价值所在,女生的幸福感就越强烈。
  综合表3至表6,我们发现,幸福感高体验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多表现出情感温暖与理解、;而幸福感低体验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表现出更多的是严厉与惩罚、拒绝与否认类似负面的教养方式。我们还发现,性别的交叉影响效应显着,即男生更容易受母亲教育方式影响,而女生则更易受父亲教育方式的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既然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幸福体验有影响,那么我们的家长就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在家中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赖、和谐的,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独特个性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在家中才会感到幸福,学习压力才会有所减轻。对于家长而言,具体的建议有:
  (1)采取情感上的积极鼓励行为
  在家中,家长要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学习与生活上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在学生学习受挫的问题上,家长要允许他们犯小错误,要鼓励孩子给予他们支持,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尤其是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或训斥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孩子感到难堪,否则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心。注意这里的积极鼓励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更在乎的是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在乎的是父母对他们说的话,所作的举动,而非金钱。一时的金钱鼓励可以再短时间内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父亲或母亲对待异性的孩子时更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情感投入,尤其是母亲对儿子,父亲对女儿的态度,更加容易使他们倍受鼓舞或遭受二次挫折。
  (2)必须学会放手
  在调查中发现,不论男女生,都不乐意家长过多地介入自己的“私事”中。其实,高中生刚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要做的事太多了,心里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首先,他要跟父母分离,想独立;第二,他要承受孤独,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三,对于未来世界的恐惧。这三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就产生了所谓的“叛逆”。此时,家长如果能够放手,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反而能减缓这种叛逆情结,既有利于孩子的能力发展,又能缓和亲子关系。
  (3)学会如何批评与惩罚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幸福和家长的批评惩罚呈负相关,这点容易理解。但问题是家长如何有艺术地批评与惩罚孩子,使孩子接受错误。家长可尝试使用表扬尊重式、幽默式的方法来批评教育孩子。在随后的随机抽查访谈中,学生也表示只要家长不要动不动就拳脚相向,不问青红皂白地打骂,自己也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
  (4)淡化上下位角色,多和学生沟通与交流
  据文献统计,孩子在青春期发展阶段中,存在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青春期孩子的发展,多和他们交流与沟通,积极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经常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尊重孩子的观点,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比如说,孩子月考没考好,家长就不应开始打骂,二应平心静气地和孩子沟通,仔细分析原因,争取下次不犯同类错误。家长不应以工作忙为借口,减少和孩子沟通时间。这样做不仅使亲子关系疏远,而且容易造成孩子的身心伤害。
  (5)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中国的家长重生理,轻心理,而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国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是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练。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相比之下,西方家长比较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在这点上,我们也要借鉴西方的经验。
  (6)密切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通过双方的合作,家长可以更清楚自己的家庭教育目标,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科学、更有效。具体的家校合作途径有:(1)家访;(2)家长会;(3)家长参与教育;(4)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7)家长需要不断地参加教育培训
  培训的内容可以是怎样和孩子沟通、如何调节孩子的情绪、怎样鼓励孩子、怎样调节孩子的考前焦虑等。培训的时间可以每学期3-4次(除正常的家长会),这样家长就能接受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
        
  5 小结
  调研组在奉化市内调查了479个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幸福感感指数,探索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不仅从理论抑或实践中,都有较大的意义。本调研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理论上丰富了青少年幸福感理论。从实践上,通过调研,各个学校可以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本校的各年段家长特征,开展各个发面的家长教育工作,开发校本化的家长干预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同时,本调研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纰漏,如样本的代表性不够,仅仅选取奉化市的样本,城市的取样明显不足,结论的推广型存在不足。同时,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幸福感只是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和孩子的自尊、心理健康总量、孩子的人格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都需要深入地研究。所以,本次调研仅仅是一个开始,还远不是终点。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父母是否能创造出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否能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最后,也希望家长朋友们多重新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您的呵护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3-144
  2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3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3):52-55
  4 岳冬梅.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订量表手册(增订版),161-167
         
         

         
         
        


友情链接:
宁波智慧共青团系统旗下平台•宁波青年网
Copyright © 2015 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20402000289号